在我的人生观里,我认为,小康生活不仅仅是指家庭收入能够满足日常的消费需求,它还包含精神生活的富有,即:拥有一份如意的职业、一份健康的心态,一份追求生活质量的意念。近几年来,我从一名下岗后的家庭妇女逐渐成长为一名成熟、自信的职业女性,不仅拥有了谋生的本领,也拥有了充实愉悦的精神领域,我是幸运的,也是幸福的。而这个让我得以走进幸运和幸福平台的,正是晟泰公司提供的,是它帮我实现了人生追求的小康目标。
回首入职晟泰所走过的历程,我的内心充满了感激和自豪。曾经的我,经历了下岗的失意,创业的艰辛,体味了人情的冷暖和奋斗的不易。2010年,当我再次求职却因种种原因被拒的时候,是晟泰公司的领导不嫌弃不顾虑地接纳了我。就业解决了,但我心里明白,企业需要的是能创造价值的员工,年近四十且在职场没有任何优势的我能跻身进来,是领导给了我莫大的照顾。我深知,人情和关系只是一时的,工作态度和能力水平才是一个人立足的资本。因此我唯有努力工作,才是对公司容留我的最好回报!
起初,我被安排在公司办公室跟班学习。当时我对办公室工作一窍不通,分不清基本的文种,不懂文件的受控,不会使用打印机,一切工作对我来说都显得生疏而复杂。看见周围的同事都在忙而有序地工作着,只有我茫然无措地坐在这儿,心里既自卑又不安,不觉轻轻叹了口气。不料我的叹气声被细心的任爱萍主任听到,她立即放下手头的工作,过来关心我,询问我的情况并亲切地和我拉起家常,她还带我熟悉公司环境,给我介绍和认识公司的领导及同事。办公室的陈雪莲也极其友善,她热心地喊我坐到她旁边,看她怎样进行公文排版与制作,教给我怎样发放文件,怎样处理外来文件及其它办公流程。在教给我多功能打印机的使用方法时,笨拙的我总是记不住操作步骤,小陈不厌其烦地一遍遍给我演示,直到我能熟练操作。在教给我办理职工劳动关系的流程时,因为程序复杂,小陈很细心地把办事流程写在卡片上交给我,使我在后来独立工作的过程中一目了然、方便快捷。当我为自己的愚笨表示歉意时,小陈宽慰我说:“人无完人,谁做事都有一个熟悉的过程。”朴实的话语,像暖流涌遍全身,让人信心倍增。
试用期结束后,我被分配到晟源办公室工作。虽说实习了三个月,可我在独立开展工作的时候,还是感觉困难重重。然而幸运地是,我遇见了另外一名值得我铭记和尊敬的良师益友----熊朝富同志。和我共用一间办公室的老熊不仅业务技术精湛,而且性格爽朗,待人热忱。当我汇总考勤不会应用电子表格时,是老熊反复在电脑前给我演示,教会我制表;当我起草文件需要弄清公司的一些基本情况或专业性问题时,是老熊及时地给我解答;只要有空,老熊就会教给我供水业务知识,讲一些工作的小窍门,讲公司的发展史,甚至还教给我宝贵的待人处事经验••••••任爱萍、陈雪莲、熊朝富等同志像姐妹、像大哥一样给予我无私的帮助,他们的友善给了我无穷力量,让初临职场无所适从的我感到温暖踏实,从而助我走上了工作岗位的第一步。
一个团结和谐的团队必有一支素质优良的领导班子。年轻的陈总在公司可谓位高权重,可他总是那么谦和,从不端架子,从不指责人。在工作中与他相处,你丝毫感觉不到上下级的那种威严和距离,倒觉得他像一位阅历丰富的学长。记得有一次,粗心的我错把“修订”写成“修定”,细心的陈总不仅给我指出问题,他还抱着认真负责的态度,耐心查阅了相关书籍对两个近义词的注解让我看,帮我加深印象。在讨论或安排某项工作的时候,陈总即便成竹在胸也绝不一个人说了算,更不会主观臆断,他总是谦逊地征询和听取大家的意见,然后做出客观公正的意见与评判。位高却不霸气,睿智却不自负,陈总用谦逊负责的工作态度引领着公司的发展。在生活中,陈总对待员工更像一位贴心体己的兄长。有一年,我哥哥误入传销,为寻找和挽救他,刚入职不久的我只好硬着头皮向公司请假。陈总不但准了我的假,他还再三叮咛我注意安全。当我在广西传销窝点与传销团伙及被洗了脑的哥哥斗争无果、正处于绝望焦急的时候,没想到忙碌着的陈总竟然记挂着我的事情,给我打去关心的电话。那一刻,心急如焚的我握着电话泣不成声,为哥哥的不争气而悲愤,为领导的关怀而感动。陈总在电话里劝慰我不要着急,让我保证自身安全,回来再想其它办法。在陈总的关心支持及我的家人的共同努力下,我终于在二去广西的时候成功拉回哥哥,挽救了濒临破碎的家庭。
领导的关怀,成为我人生路上最温暖的记忆。这种关怀在公司里无处不在:职工谁生病了,谁住院了,谁家遇到特殊困难,公司领导班子都会派人过问,安排办公室或工会同志送去集体的关怀和温暖,或者帮助想办法解决;公司退休人员因为国家退养制度的不健全而面临老无所医的窘境时,几位领导人一合计,承担了本可推卸的社会责任,为退休人员缴纳了医疗保险费用。陈总那句“每个人都有年老退休的时候,只要企业还在运转,我们就不能将退休职工的困难置之不理”的话语,至今仍回荡耳畔,感人肺腑。为了培养人才,公司每年挤出并不充裕的办公经费,送职工出去学习业务知识,学习企业管理。有的被送出去进修的年轻人,连脚跟都还没站稳,随时都有可能辞职离去••••••
成为我工作和做人的标杆儿的还有王总。别看王总平时话语不多,做事不急不躁的,其实他在心里早已将公司的大事小事装得满满当当,将公司的大账小账算得清清楚楚,将公司的内务打理得妥妥帖帖,勤勤恳恳地做着公司的“内当家”;工作中谁耍小聪明,谁打马虎眼儿,都逃不过他的眼睛,让人对工作不敢有丝毫的懈怠;当我们在处理供水客户诉求时,王总总会叮嘱我们,无论是我们公司的供水客户还是三江水厂的供水客户,人家找到我们,我们都要耐心负责地给予答复和帮助,并进行事后电话回访,直到客户满意。王总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和平易近人的待人态度,无形中也影响着我:每每有新的工作任务,我都会很及时很认真地去完成,也逐渐养成了工作的主动性和勤劳踏实的习惯。公司的公共区域如走廊、厕所等处的卫生无专职人员打扫,几年来是我主动担负起打扫任务,而且从无怨言。看见自己的勤劳换来干干净净的工作环境,心里特别舒坦。尤其是看到阮主任、黄现平等同志也多次积极主动地帮忙打扫卫生,让我既感动又欣慰,这是一种正能量的传递!很自然的,我也将领导对我的关怀转化为一种积极的能量用于工作中去:我认真地完成好本职工作,热心地服务好各部门或每个职工,甚至帮同事解决一些不属我工作范畴的事情;我用我的善良、热情和宽容去处理好与每个同事的关系,主动关心和了解新来员工的思想动态,给他们鼓励和关爱,让他们也感受到公司的温暖;我用责任心去对待每一起客户服务和投诉,耐心给他们解答••••••
领导的支持、鼓励是一剂催化剂,给我力量,伴我成长。很多次,我参加县里的文学活动和社会公益活动,需要占用工作时间,每次王总都给我准了假。2010年新春联欢会上,我撰写的诗朗诵《晟源人的风流》以及我为公司的先进标兵所做的先进事迹报告,都取得良好反响,王总当场表扬了我对晚会所做的努力。这四年来,我撰写的新闻、通讯稿件在市级以上媒体用稿六篇,县级媒体二十多篇,为公司的宣传工作、提升对外形象作出了小小成绩;并从一个什么都不懂的普通员工成长为公司中层副职干部,还光荣地当选为水电工会联合会委员。这些成绩的取得,都离不开公司领导对我的支持与培养。
还有很多平凡的人都在平凡的岗位默默奉献着,他们的敬业精神总会潜移默化感染着周围的人。李国辉、邹吉虎、曾东海等一批领导干部以身作则,甘于奉献。抗旱保供水的时候,他们吃住工地,昼夜奋战,短短几天筑起一道拦截救命水的堤坝;当供水管网遭受雪灾冰冻的时候,他们顶风沐寒,指挥抢修,第一时间给居民恢复通水;建设工地上,他们日夜蹲守,抢抓工期,严格监管,交出了一份份最优质的答卷。吴友奎,沈庭强等项目经理带着他们的施工人员,常年驻扎工地,工地在哪里,哪里就是他们的家。这个家不挡风不避日,日复一日的风吹日晒将一张张俊秀的脸庞变黑了,瘦了。刘定华、王东明等供水一线的职工风里来雨里去,哪里有任务哪里就有他们作战的身影,他们不怕苦累,不计得失,兢兢业业,抒写出十年供水无事故的历史••••••从这些劳动者的身上,我见识了什么是锐意进取,什么是团结拼搏,感受到了公司和谐发展的浓厚氛围和稳步发展的豪迈与光荣。
榜样的力量无穷尽,人格的魅力闪金光。几年来,同事间的友爱像春风,像细雨,丝丝缕缕滋润着我,成为我快乐工作的源泉;领导的培养和关怀更像一盏明灯、一座路标,温暖着我,指引着我,让我前进的步履变得坚实而从容。进入公司短短四年时间,我看见供水量在原基础上增长了近一百万吨,新增二座电站,施工资质升级,工程业务过亿,资产总额翻翻,管理日臻完善,公司正处于健康快速的发展时期。大河涨水小河满,公司红火了,我们个人也跟着受益:工资奖金年年在涨,劳保福利越来越好,让人艳羡的各类文体活动、年休假••••••有了余钱,职工从骑自行车上班变成摩托车,部分职工甚至购买了私家小轿车。总之,行政事业单位享有的福利待遇,在晟泰这样的民营企业,我们同样也享受到了。
和谐的发展氛围、广阔的发展前景,是晟泰昨天、今天和明天的写照。我很欣慰自己选择了晟泰公司,晟泰公司选择了我。今天的我是成熟的,自信的,我的内心是自豪的,充实的。晟泰人和晟泰精神都是我人生的一笔宝贵财富。感谢公司,给了我演绎人生的舞台,圆了我“小康”生活的梦想。